用友、金蝶、SaaS模式云ERP
——在这场传统ERP向云转变的过程中,用友略胜一筹
编辑:曹华龙
信息来源:互联网
2022-08-26
在目前中国的ERP市占率分析,用友软件的市占率超越2-5名的总和。这是能说明问题的。尤其大型企业。大部分都选择了用友
在蓬勃发展的ERP(企业资源管理)市场上,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南金蝶,北用友”。金蝶是指金蝶国际,总部位于深圳,用友指的是位于北京的用友网络。从这个略显古朴的称谓不难看出,两大巨头在行业中的地位是值得尊重的。
不过,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ERP软件巨头之一,万物“上云”的浪潮即将来临,也正冲击着金蝶和用友原有的行业护城河,也加速了已经在“上云”的两大巨头的转型步伐。在这场PK中用友软件略胜一筹。
ERP巨头集体转向
作为传统ERP市场的“双王”,金蝶和用友,一个在中小企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另一个在大中型企业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两者在推动“云”转型方面的力度也逐渐加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蝶和用友如此急于加速云转型的原因不言而喻。
一是传统ERP赛道过度介入,市场空间日益受限。中国传统软件市场从一开始就被“卷入”,尤其是在SAP、甲骨文等国际巨头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后,这种“卷入”更加激烈。目前国内传统ERP市场基本被四大厂商占据。高端ERP市场被SAP、甲骨文等外资企业控制。其他市场,用友和金蝶合计占比50%。随着传统市场接近饱和,顶级厂商不由自主地越演越烈。
据IDC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传统ERP软件市场普及率已超过50%,行业增速已跌破10%。预计未来三年增速将放缓至5%以下,这意味着传统ERP软件市场难以产生大的影响。
二是国产化替代加速,国内企业“上云”意愿大增。在传统ERP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金蝶、用友等厂商要想摆脱内卷,继续成长,就需要进入新的领域。进入发展空间广阔的中小企业市场,无疑是一个好的方向。云 ERP 正在进入这个市场。
但是,本土化替代和企业“云”的浪潮,无疑给传统ERP企业的转型带来了诸多外部机遇。以往高端市场外商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依托先发优势,积累了大量中石油、中石化(供应商SAP)等头部客户、国家电网、华为等,现在伴随着国内厂商的技术进步,国家大力推进本土化替代,企业“上云”进程不断加快。国内已有先进技术经验的厂商(如用友、金蝶)有望进入高端市场分一杯羹。
第三,云原生技术加速了ERP企业的转型进程。对于诞生于传统ERP市场的巨头来说,云转型的难度不小。除了克服旧有的组织和文化惯性外,转型制造商还将颠覆他们的商业模式、市场和产品。这也是事实。很多企业转型失败的原因。但是,由于云原生技术的发展,ERP公司可以在转型过程中将大型复杂的单体架构解耦为小型独立的服务,从而使他们的系统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从而大大减少了技术变革的需要。难,用友和金蝶的改造实践可以说明问题。
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结果
但是,两者都在进行云转型。金蝶和用友的转型策略不同。前者激进,后者严重。这种策略的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自2014年金蝶创始人徐少春重锤砸客户端服务器以来,金蝶就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云转型上。2017年,在云业务逐渐蓄势待发后,金蝶直接砸ERP,这意味着金蝶将抛弃过去20年的积累,以金蝶云全面取代ERP。
今天激进的云转型战略,加速了金蝶云的转型,也让金蝶云承受了沉重的转型阵痛。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金蝶云业务实现营收13.13亿元,同比增长54.8%,占总营收的39.5%,接近营收的40%。到2020年,这一比例已增至57%。从云业务收入占比来看,金蝶云转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另一方面,金蝶全面云化转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开资料显示,金蝶自2014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前期投资成本过高,2019年金蝶的亏损已达1.9亿元,其激进转型的“后遗症”愈发明显。
与金蝶不同,起步较晚的用友在云转型过程中相对稳定。用友云转型始于2016年,时间上比金蝶晚两年。不过,用友一直保持着稳健的步伐。近年来,用友逐渐呈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用友云业务收入占比从2.29%上升至29.89%,几乎保持年均翻番的增长速度,云业务收入也正在逼近金蝶云业务。收入。虽然从业务总量构成来看,传统ERP业务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云业务的占比距离金蝶还有10个百分点的差距,但从财务表现来看,用友也已经转型为云,已经实现了正的净利润。业绩不错,不难看出用友稳健转型战略所发挥的作用。
相同的道路,不同的挑战
虽然从流程上看,两者的过渡时间存在差异,但他们擅长的市场也大相径庭。但从结果来看,两者走的是与SaaS平台相同的路径。两者在业绩和专业领域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面临的挑战肯定是不同的。
从国内SaaS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SaaS企业一般走两条路线:一是走中小企业路线,二是走大企业定制路线。
根据行业情况,两条路线各有优缺点。前者的缺点是中小企业寿命短,缴费金额和续费率都比较低,但优点是规模大。他们追求功能和效果,定制要求低,结果可重复使用。SaaS企业很容易扩大规模。早期的市场扩张帮助很大。
后者的缺点是过度定制,这使得SaaS公司难以实现有效规模化。很多SaaS公司甚至变成了项目公司,但好处是依靠大有实力的公司,SaaS公司不愁赚钱。从两大ERP企业来看,金蝶代表第一条路线,用友代表第二条路线。
仔细对比金蝶云的转型过程不难发现,金蝶云转型之所以如此果断,是因为中小企业市场非常适合SaaS平台的市场拓展。金蝶云改造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但另一方面,小客户续费率低、支付金额小,加上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不断上涨,让金蝶陷入“入不敷出”、亏损不断扩大的境地。
但在SaaS化的过程中,用友的主要客户资源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SaaS化进程。事实上,为了在云化转型过程中继续服务大客户,用友特意推出了NC Cloud。但出于对大客户的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他们在选择上云时,大多会选择私有云和混合云。,真正的公有云比例并不高。
《2018中国企业云指数》报告显示,只有18.6%的大型企业选择使用公有云,远低于23.8%的中型企业和24.6%的小型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形态,客观上给用友打造全面、集成、生态的企业级SaaS平台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不可避免的云之争
也许他们都知道彼此的缺点。近年来,两家公司在保持各自原有版图的同时,也频频探索对方的版图,围绕技术和客户资源展开了全方位的较量。
1.技术PK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几年,金蝶的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15%,有的年份甚至达到19%。比如2017年金蝶研发费用占比15%,2019年达到15%。18%。金蝶斥巨资研发,先后发布了金蝶星空、金蝶星瀚等企业管理云平台。2018年,发布了金蝶仓强,一个集成的云原生平台,拥有面向中小企业的京斗云。
无独有偶,用友在研发上的投入并不少见。公开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用友的研发支出一直在20%以上,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甚至达到了营收的30%。用友巨额研发投入,打造了自己的数字智能业务创新平台用友BIP。已经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基础、相同的代码、相同的平台,满足不同规模(公有云)用户的不同部署需求。、私有云、专有云)。
从技术成果来看,无论是用友还是金蝶,在绝望的“银弹”战略下,两家公司都完成了云时代的凤凰涅槃。
2.争夺市场
除了粉碎之术,两人还进入对方领地抢食。
一方面,一直专注中小企业市场的金蝶,大举进军大型企业服务市场,从用友手中抢食。自2018年1月金蝶与华为正式签约以来,云平台已签约数百家知名大客户,包括云南中烟、中电投、中航信、顺丰等传统大企业,包括旷视科技、华为海事、泡泡玛特等新晋知名企业,金蝶迄今已签约大客户106家。金蝶凭借强势、亮眼的成绩,向业界证明了自己具备服务大企业的能力,同时也彰显了其争夺高端大客户市场的决心。
另一方面,在积极巩固大客户市场的同时,用友还通过数字智能平台用友BIP实现对中小客户市场的渗透。据悉,2021年上半年,用友大型企业云+软件同比增长33.8%。截至目前,用友新签与中核集团、保利集团、上海烟草、中国银行等多家大型企业签约。中型企业云服务业务新增付费客户达3060家,表现强劲。
从目前两场较量的情况来看,金蝶的进攻性明显更强,但用友长期沉浸在传统大客户市场,短期内金蝶难以超越。另一方面,金蝶在中小企业市场。用友的影响力在短期内也难以撼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急于摆脱亏损的金蝶必然不会轻易放弃高端大企业市场,同样希望加速转型的用友也不会放弃中小企业市场. 这也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云之争。会持续很长时间。
用友软件销售服务:13312969998
做企业管理、为客户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做企业管理服务,选型、销售、实施、服务ERP系统都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20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沉淀,但是并没有改变学习的心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接触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处理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形成了一种认真、负责、细腻、职业、敬业的服务理念!为您提供用友云产品软件:用友U8cloud,用友畅捷通T+cloud。用友U9,用友NC,财务软件,电商通。企业相关服务:企业品牌运营,公司注册,财税管理,数据维护,数据恢复,域名商标,软件定制开发。用友、金蝶ERP销售实施服务。深圳市团业科技有限公司(团业)为您提供企业一体化服务。